创新创业学院
站内搜索:
 
 
 首页  学院概况  双创政策  双创教育  双创实践  创业园区  学科竞赛  下载专区 
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公示公告>>正文
公示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2025年06月27日 13:36  点击:[]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学校决定开展我校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项目选题要求

立项项目选题应遵循内容真实、健康、合法的原则,以学生所在学科专业领域内研究内容为主体,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选题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难度适中,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

1.国家级项目。含国家级一般项目、国家级重点支持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支持项目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2.其它项目。含省级一般项目、省级指导项目、校级项目,结合创新教育发展趋势,重点支持围绕我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领域、“互联网+”行业领域、乡村振兴相关领域及具有技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大创项目。

二、项目设置

(一)立项类型

申报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A 类)、创业训练项目(B 类)和创业实践项目(C 类)三类。

1. 创新训练项目(A 类):本科在校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基于“互联网+”的痛点思维、趋势思维、迭代思维、跨界思维、整合思维,结合专业所学将奇思妙想应用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之中,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项目训练。

2.创业训练项目(B 类):本科在校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基于发现的经济社会痛点问题、形成的新技术产品、改进的商业模式,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形式,让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而开展的项目训练。

3.创业实践项目(C 类):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结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国家品牌赛事活动的验证与打磨,以最终形成创新型企业与应用到经济社会为目标而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

(二)立项数量

各二级学院学生作为负责人在平台申报最低项目数详见附件2

三、项目申报

(一)申报对象

在校本科生,主要面向2022级、2023级2024本科生。

(二)申报条件

1.参与学生须热爱科学且善于钻研、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毅力,成绩优良且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处理、企业规划与实施措施、撰写报告等工作。

2.每位学生同一学年原则上只能参与一个项目二级学院需进行审核。对跨院系组队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申报。

(三)项目其他要求

1.报名项目团队必须申报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批校级以上立项的项目,参赛是结题的必备条件。

2.每名教师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省级及以上在研大创项目不超过2项,教师团队可由1-2人组成。

3.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跨学年组建团队,鼓励在校留学生参与项目实践。

四、立项申报流程

1.请各项目负责人2025年7月2日24:00前按照操作手册(附件3)在平台提交立项申报书(附件1)。

2.各学院平台管理负责人7月5日前在管理平台审核报名项目。

3.学校将依据各学院报名情况分配各学院参加校级评审项目的名额。各学院进行院级评审后上报参加校级评审项目信息汇总表平台可导出),加盖学院公章7月5日前将盖章后的PDF文件发送至msyscxy@mdjnu.edu.cn邮箱

五、平台填报要求

1.项目所属学科:项目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中 12 个“学科门类”和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分类进行填报。

2.请各学院通知项目负责人加入2025年立项申报工作QQ700234006,平台申报事宜请关注群通知。

六、项目评审

1.申报要求

各二级学院须按学校要求重视本次申报工作,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积极宣传,采用学生自主申报和指导教师推荐申报的方式进行项目申报。

2.评审程序

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院提交申请后,由各学院评审后报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校级评审,确定拟推荐省级立项名单,公示后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进行评审确定推荐项目级别。

联系人:  李老师  6511354

        赵老师  6511595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6月27日



关闭

版权所有@牡丹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